補充保健品真的可能會罹癌?「質」跟「量」才是安全補充的先決條件!

近期不管是在媒體還是社群上,關於補充保健食品和罹癌之間的關聯討論得沸沸揚揚,似乎開始在大家的心中埋下兩者或許真的可能有因果關係的疑問,真的是這樣嗎?讓營養師從目前的科學文獻證據來分析,跟大家來一步步探討跟闢謠吧!
2025-09-30
by 企鵝營養師-王軾傑

什麼是癌症?什麼是保健食品?

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今天不討論癌症的複雜和詳細定義,簡單來說,癌症是一種自身細胞因故突變所造成的癌細胞,這種細胞具有快速增生、轉移和侵犯的異常特性,所以會干擾體內的營養和器官功能,通常會用原發部位來命名癌症種類,如「肝癌」或「大腸癌」等。

而簡單來介紹保健食品的話,在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分類中將成分分為「食品萃取原料」和「食品添加劑」兩種,食品原料就是從天然食品中萃取而來,如米糠、海藻、牛樟芝等,而食品添加劑就是如維生素、礦物質、調味劑等,部分原料都依法設有使用需標註警語和每日補充量的上限。

「質的方面,從天然食品萃取原料來探討致癌的可能

從前段的訊息可以得知,「致癌突變的過程」是比較有可能受食品補充影響的因素,但食品萃取原料也是從天然食品中萃取得到的,那哪些食品是目前被公認是致癌風險較高的食物呢?世界衛生組織持續整合目前的相關研究數據,並對各種毒素和營養素等不同致癌風險進行分類(1)並公布在網站上,幫大家簡單整理分類:

l  對人類致癌(GROUP 1)加工紅肉、中式鹹魚、酒精

l  高度可能對人類致癌(GROUP 2A)紅肉、丙烯醯胺(高溫油炸或烘烤食物)

l  低度可能對人類致癌(GROUP 2B)阿斯巴甜、泡菜

l  對人類致癌風險未定(GROUP 3)咖啡、茶

l  可能無致癌風險(GROUP 4)

以上僅列出部分常見食品方面,實際上還包含抽菸、檳榔、毒物或高溫等內容,但單就目前的科學證據來說,保健食品中常見的原料其實都沒有列入實質的致癌風險,甚至在原料萃取物中常見的全穀食品(2)和蔬菜水果(3)在多數文獻和實驗中都是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和降低整體癌症死亡率的。

「量的方面,超標需注意但不用過度恐慌

台灣衛福部其實針對某些成分有訂定補充量的上限,如常見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幾乎都有,因此單獨的補充產品且依照建議用法補充基本上不會有超標的問題,但如果是同時補充多種產品就要需要注意一下成分和劑量,營養師很常遇到民眾同時補充多種產品導致不小心超過每日上限劑量,關於劑量超標這一點確實需要注意!

舉最常被討論的維生素來說好了,目前還沒有在規定的使用量下被確認具有致癌風險的維生素,如這篇2022年的研究結果提及的一樣:目前尚無足夠證據支持血中維生素B12水平高、高劑量維生素B12與癌症有因果關係(4)。最後營養師也要提醒,在注意補充保健品的「質」和「量」的情況下,一般健康成人對於致癌風險其實是不用過度恐慌和擔心的!


 

參考資料

1.         20256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list-of-classifications

2.         2020127日《營養素》「Whole Grains, Refined Grains, and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762239/

3.         20201116《進階營養學》「Vegetable and Fruit Consumption and Prognosis Among Cancer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666913/

4.         20221025日《營養素》「High Plasma Vitamin B12 and Cancer in Human Studies: A Scoping Review to Judge Causality and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658086/

看商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