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維生素D可以曬太陽自己合成,塗防曬乳有可能會影響生理功能和骨質健康嗎?

炎熱的夏天又要來臨,常聽到新聞說全台各地都紫爆出門要注意防曬嗎?在台灣防曬的重要性不可小覷,那其中最常見的防曬方式「塗防曬乳」是有可能影響人體維生素D和健康嗎?一起來了解如何防曬和日照對健康的重要,學會如何正確的曬太陽吧!
2025-04-30
by 企鵝營養師-王軾傑

什麼天氣才需要防曬

我們很常聽到的「紫外線紫爆」,其實是中央氣象署針對紫外線指數做的曝曬分級,而紫爆就是最嚴重的類別,在氣象署的網站就可以查訊,簡單整理類別如下:

1.   中低量級(綠黃色0-5)無須防護低曬傷風險

2.   高量級(橘色6-7)30分鐘內曬傷,基本防曬

3.   過量級(紅色8-10)20分鐘內曬傷,基本防曬+長袖衣物+10-14點避免戶外活動

4.   危害級(紫色11以上)15分鐘內曬傷,基本防曬+長袖衣物+10-14點避免戶外活動

基本防曬的部分很有趣,建議中提到戴帽子和撐陽傘擇一,防曬乳和太陽眼鏡則是必備,雖然目前已知紫外線對皮膚有致癌作用,但其實在國外研究來說,增加日照反而是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的(1),因此目前的研究是較支持高緯度國家和白皮膚人種增加日曬的,但台灣是屬於低緯度並且是黃皮膚人種,可能因此較不適用於上述研究。

塗防曬乳會影響維生素D和身體健康嗎?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紫外線中的UVB是確實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2),那塗防曬乳會影響維生素D生成,對健康造成影響嗎?答案是不會!分析研究指出,即使是最高防曬係數(SPF)的防曬乳也不會影響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3),但待在陰涼處和穿防曬的長袖衣物,則有可能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濃度,因此仍會建議在適當的紫外線曝曬分級和適當的時間下有充足的日曬,最近研究也指出紫外線中的UVA可以讓皮膚中儲存的氮氧化物釋放,生成一氧化氮來幫助降低過高的血壓,該研究的最後結果也得出紫外線照射的程度與血壓呈反比(4)

正確日曬方式:挑對時機很重要

依照台灣國健署對日照的建議:「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不要擦防曬乳曬太陽1020分鐘,但注意不要曬傷」,防曬乳的部分因上面的研究中提到不會影響維生素D生成,故可以簡單整理以下三點建議:

1.         上午10點前或下午2點後最適合曬太陽

2.         每次曬10-20分鐘,防曬乳可用可不用,但要注意避免曬傷(尤其是夏日)

3.         適度日曬時應離開遮蔽物,且不以長袖衣物防曬


 

參考資料

1.                 2020713日《國際環境研究公共衛生期刊》「Insufficient Sun Exposure Has Become a Re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400257/

2.                 2006228日《生物物理與分子生物學進展》「Vitamin D physiolo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79610706000083?via%3Dihub

3.                 2019715日《英國皮膚病學期刊》「Sunscreen photoprotection and vitamin D statu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899926/

4.                 20248月《皮膚科期刊》「Sunlight: Time for a Rethink?

https://www.jidonline.org/article/S0022-202X(24)00280-X/fulltext

看商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