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補充品的改變-臨床數據推動的改變
首先鈣對人體的重要性,大家一定都相當耳熟能詳:防止骨質疏鬆、幫助凝血、肌肉正常收縮和心臟機能等等各式各樣的好處,那關於鈣片的保健食品設計的演變大概可分為以下這三個階段:
ü 高劑量單方鈣 → 副方鈣+維生素D、K→ 副方鈣+維生素D、K和CPP
為什麼不是只有鈣呢?這是因為補充進身體的鈣,除了能成為強化骨質的基底之外,也有可能沉積在心血管中加速硬化,因此有實驗指出每日補充1000毫克以上的鈣補充劑竟然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1),因此現在在設計方面才會轉向添加維生素D和維生素K這些可以加速骨質合成的維生素,相對來說也更可以減少鈣質沉澱在血管中造成危害,也有研究指出其實維生素D和鈣同時補充並不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甚至可以下修為添加足量適量的鈣即可,避免大量過多的鈣攝取。
「益生菌」保健食品的改變-實驗數據和製程的革新
而益生菌也相同,從最一開始只被認為是幫助排便的原料,到後來豐富的實驗文獻指出有調節免疫、代謝健康和整體消化機能等各式各樣的健康潛力,而益生菌的設計演變就更加好分析:
ü 高菌數益生菌 → 足量益生菌+益生元 → 足量益生菌+益生元+消化酵素/後生元
益生菌產品和鈣片恰恰好相反,益生菌是較近代才開始被大家所重視新原料,因此一直處於更新的製程和原料研究的環境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大約5年前各家廠商都在主打幾百幾千億的菌數,到現在幾乎沒人在討論菌數上的競賽,反而專注在比較特殊菌種和輔助原料的部分,也是因為實驗統計後發現每天至少穩定補充100億菌數的益生菌即可顯著有感的改善(3),而後生元是一種還處於實驗中的全新概念,把本來要等益生菌在腸道安置好後才會產生的營養素,先和益生菌放在一起加快有感時間(4)。
單一劑量和複方內容,哪個更重要?
其實答案是兩者一樣重要!單一劑量的多少會和作用功效和體感有絕對的直接關係,但看完上文同樣可以知道,如果沒有搭配正確的複方成分也可能讓好不容易補充進的營養素功效大打折扣,甚至反而出現一些額外的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最後營養師也要提醒大家在選擇時不要太執著在某一方,畢竟沒有完美的保健食品,應該權衡考量劑量和複方搭配是「適合自身」且有感安全的產品才最重要!
參考資料
1. 2021年1月26日《營養素》「Calcium Supplement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910980/
2. 2021年2月《營養、健康與老化期刊》「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or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with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79770723010084?via%3Dihub
3. 2016年12月23日《有益微生物》「A review of dose-responses of probiotics in human studies」
4. 2020年7月23日《營養素》「Postbiotics—A Step Beyond Pre- and Probi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