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越多越好?帶你了解適量增加水分攝取的好處,並注意避免補充過頭帶來的危害!

炎炎夏日你有每天補充足夠水分嗎?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家或是學校,都會被一直提醒要注意喝水,但我們總有一千個理由忘記喝水,忘記帶水壺、很飽喝不下、工作不方便喝水、廁所難找……等等的理由,但其實水分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起來好好複習一下水分的好處、補充量和注意事項吧!
2024-10-22
by 企鵝營養師-王軾傑

水分的重要性-缺水會怎麼樣?

水分對我們來說是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元素,但這往往會讓我們忽略水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水分佔嬰兒體重的75%,成人體重則是約50%(1),從體重組成的佔比來看水分幾乎是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水分對於維持細胞功能和正常生理機能的重要性,水的生理功能豐富到很難一次敘述完整,這邊就先提到幾個水的基礎功能:運輸血中營養和廢物、維持電解質和滲透壓穩定、調節保持體溫恆定等等。

而脫水(Dehydration)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水分缺乏症狀,定義也非常簡單:身體失去的水分比攝取還要多時就可能出現脫水現象,而脫水有太多的臨床研究文獻指出會大幅增加腎結石、慢性腎臟病、泌尿道感染、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的風險(2),此外更特別有研究指出,只要輕度脫水就有可能造成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和頭痛等情緒方面問題(3)

水分該補多少?

可以先參考衛生福利部對水分的建議量,台灣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飲用1440~1920毫升的水,國小學童則是至少1500毫升,並且要分小口慢慢喝並隨當日活動調整,注意這是「額外」補充的「水」!現在則是因為台灣的天氣越來越熱,因此才會出現成人每日至少建議補充足量的2000毫升以上的水這個說法。那國外對水份攝取的建議呢?歐洲食品安全局對水分的足夠攝取量定義在男性2500毫升/天,女性2000毫升/(1),美國醫學研究所則定義男性3700毫升/天,女性2700毫升/(1)

長期過度或是快速的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危害

水分如此重要,那是不是喝越多越好呢?其實補充水分同樣也是「過猶不及」,一般成人每日的排尿量約在2000毫升左右,如果大量喝入3-4倍以上的水分,或是頻繁短期(約一小時內)喝入1000毫升以上的水,就有可能出現水分來不及由腎臟排泄的情況,腎臟最大排尿量約在每小時700-1000毫升左右(1),超過就有可能提升出現「水中毒」的機率,當然這個數值不是絕對一喝到這個數值就會出現水中毒,可能因為環境條件和個體差異會有影響。為何會出現水中毒呢?其實是因為突然補充過量水分後快速且大量的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因此可能出現低血鈉和低血鉀等現象,導致痙攣、頭痛、嘔吐、昏睡和呼吸困難等急性症狀,嚴重可能導致送醫或死亡,因此水分還是建議足夠適量的補充即可。

 

 

參考資料

  1. 2020423《營養素》「Effect of Increased Daily Water Intake and Hydration on Health in Japanese Adul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231288/

  1. 20141029《極端生理醫學》「Are we being drowned in hydration advice? Thirsty for mor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12586/

  1. 20111221《營養期刊》「Mild dehydration affects mood in healthy young wome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316622028899?via%3Dihub

看商品
0